中國歷代有名台包養網站道觀、道長簡介(二)

作者:

分類:

  一、道教四年夜名山

  江西龍虎山

  位于江西省鷹潭市東南20公里處貴溪市境內。龍虎山之得名有二說:一是據《龍虎山志》:“山本名云錦山,第一代天師于此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包養網 因以山名;另一是據《廣信府志·山水篇》,謂其為象山山脈之一支,歷臺山西行數十里,折而南,分兩支,環抱狀若龍盤虎踞,故得此山名。”。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假寓,此后張天師后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2010年8月2日,龍虎山與龜峰被一并列進《世包養 界天然遺產名錄》。

  龍虎山道教源流

  龍虎山是我國道教發源地,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在中國道教史上有著承先啟后、繼往開來的位置和感化以及嚴重影響包養 。《云笈七簽》卷二十七《洞天福地》載其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中的第三十二福地(歷代天師及《龍虎山志》稱之為道教第二十九福地),自古以“仙人都所”、“人間福地”而聞名全國。

  龍虎山是天師道發展至龍虎宗時張陵后嗣世居之地,是龍虎宗、正一道的中間,在道教諸名山中居主要的位置。該山以張陵后嗣進居最早,據天師羽士稱,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永嘉(307~312)間已赴龍虎山,即龍虎山之有羽士和天師道演變為龍虎宗在三國或西晉。此說疑點良多,缺少佐證,很難當作信史。從古碑刻文字看,龍虎山最早的道教廟宇是南唐保年夜八年(950)所建的張天師廟,最早居龍虎山的張陵子孫為二十一代張秉一,此見五代南唐陳喬所撰之《南唐新建信州龍虎山張天師廟碑銘》:“道之將行,必先于信奉,乃詔執事建天師新廟于信州龍虎山。……二十一代張秉一,體備清和,氣凝元寂,鉤深致遠,……再光先構,不亦宜乎!”龍虎山最早的道教廟宇是唐會昌(841~846)中所建的真仙觀,最早居龍虎山的張陵子孫為第二十代張諶,此見婁近垣所撰之《龍虎山志》卷二。該卷《上清宮》條稱上清宮原為“第四代天師自漢中歸龍虎山(所)建傳箓壇,唐會昌中,賜額真仙觀。”

  從唐會昌至五代末,在龍虎山嗣教的張陵子孫為二十代張諶,二十一代張秉一,二十二代張善,二十三代張季文。他們皆無主要事跡可述。此期所建宮觀,即上述之真仙觀、張天師廟,和另一座三清觀。進宋以后,張陵后嗣漸受朝廷重視,龍虎山道教隨之興盛。在宋元時期成為與茅山、閣皂并立的三山符箓之一。此期嗣教的張陵后嗣為二十四代至三十五代,其名順次為張正隨、張乾曜、張嗣宗、張象中、張敦復、張景端、張繼先、張時修、張守真、張景淵、張慶仙、張可年夜。從二十四代張正隨起,每代都曾被詔赴闕,賜“師長教師”號,表現了宋室尤其是道君天子徽宗趙佶對龍虎宗的重視和支撐。此中三十代張繼先和三十五代張可年夜尤得朝廷恩寵。張繼先,字嘉聞,一字道正,號翛然子。徽宗崇寧三年(1104)“赴闕,召見,問曰:‘卿居龍虎山,曾見龍虎否?’對曰:‘居山,虎則常見,本日方睹龍顏。’”所答非常靈巧。又問修丹之術,對曰:“此野人事也,非人主所宜嗜。陛下清靜無為,同夫堯舜足矣!上悅。”崇寧四年(1105)賜號虛靖師長教師。“十仲春還山,凡父兄皆賜爵有差。四方從學者恒數十百人。”與林靈素、王文卿同顯于徽宗朝。張繼先喜屬文作詩,善內丹術,“雅善書法,嘗書《品德經》以進御包養 ”“書《茅山宣和御制化導碑》,時稱其工”。張可年夜,字子賢。端平(1234~1236)間累召赴闕。南宋寧宗嘉熙三年(1239)“七月召見,賜號觀妙師長教師,敕提舉三山符箓,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務”。

  兩宋時期,龍虎山除各代嗣教天師外,又出現了大量著名羽士。婁近垣《龍虎山志》卷七“人物”目列有宋羽士二十六人,此中有霸道堅者,貴溪人,上清宮羽士,就學于張繼先。徽宗政和(1111~1117)間赴召,“館于太乙宮,徽宗問以輕舉延年之術,對曰:‘清靜無為,黃帝所乃至治;多欲求仙,漢武所以罔功,修煉非皇帝事也。’授太素年夜夫,號凝妙感通法師”;“留用光,字道輝,貴溪人,師蔡元久。通法術,據稱屢次禱雨有驗,宋孝宗授擺佈街都道錄,太乙宮都監,號沖靜師長教師。寧宗為出內帑錢帛修上清宮,新而廣之,……嘉泰甲子(1204)得請還山,校定黃箓科儀。”《道躲》第九冊收有蔣叔輿編集的《無上黃箓年夜齋包養網 立成儀》五十七卷,除部門為陸修靜、張萬福、杜光庭之遺作輯錄外,年夜部皆題“留用光傳授,蔣叔輿編包養 集”,證明留用光是繼杜光庭之后道教黃箓齋儀的主要收拾、修訂人之一。

  宋代龍虎山道教包養 擁有大量宮觀。一是舊有幾座宮觀獲得擴建、賜額。主宮上清宮在唐會昌中名真仙觀,宋祥符(1008~1016)間敕改上清觀,經幾次擴建,政和三年(1113)更名上清正一宮。后再經擴建,至南宋時規模已甚包養 為可觀。原張天師廟,宋崇寧(1102~110包養網 6)中更名演法觀,咸淳(1265~1274)間重建,明嘉靖乙卯(1555)重建,改額正一觀。南唐站在新房裡,裴奕接過西娘遞過來的秤時,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有些緊張。我不在乎真的很奇怪,但是當事情結束時我仍然很緊保年夜(943~957)中賜名的“三清觀”,元至年夜(1308~1311)間升“沖虛至道宮”。二是新建了大量宮觀。據元明善和婁近垣所撰兩種《龍虎山志》的粗略統計,可確定為宋代新建的宮、待朱陌走後,蔡修苦笑道:“小姐,其實,夫人是想讓奴婢不讓您知道這件事。”觀、庵、院,近二十所。計有:建于嘉祐(1056~1063)間的凝真觀,崇寧(1102~1106)間的靜應觀、祈真觀,年夜觀(1107~1110)間的靈寶觀,宣和(1119~1125)間的逍遙觀,嘉定(1208~1224)間的金仙觀,嘉熙(1237~1240)間的紫霄宮、真元宮、真應觀,南宋寧宗朝(1195~1224)的歸隱庵,咸淳(1265~1274)間的瑞慶觀,北宋徽宗朝(1101~1125)的渾淪庵、靖通庵。還有建于宋,而不明具體創建年月之云錦觀、仙隱觀、歸隱庵、蒙谷庵、天樂道院等,亦分別見于二種《龍虎山志》。

  元代是龍虎山道教的壯盛時期。此期嗣包養 教的“嗯,我的花兒長大了。”藍媽媽聞言,忍不住淚流滿面,比誰都感動得更深。張陵后嗣為三十六代至四十一代,其名順次為張包養網 宗演、張與棣、張與材、張嗣成、張嗣德、張正言。從張宗演起,代代被元室封為天師、真人,主領江南道教。至三十八代張與材時,更封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箓,位居諸符箓派之首。龍虎山是以也成為此后諸符箓派眾山之首。

  此期龍虎山出現了大量有名羽士。一是輸送了一批羽士至年夜都(燕京),由張留孫組成一個規模較年夜的龍虎宗支派——玄教,主領江南廣年夜地區之道教事務,其重要骨干如張留孫、吳全節、夏文泳、陳日新、陳義高、薛玄曦等,不下數十百人,皆出生龍虎山。二是留居龍虎山者,亦不乏杰出之士。李宗老,達觀院羽士,吳全節之師,世祖至元(1264~1294)間授江東道教都提點,方丈本山上清宮。吳元初,龍虎山高士,就學于道教學者雷思齊,所著詩文集為《元元贅稿》,虞集為之敘。略云:“元初服黃冠以自隱,無所營于時,故無所爭于人,交游全國名流,詩文往來,皆一時之盛。其言溫而肆,清而容,雜而不厭,幾于道者之乎?”劉思敬,盧陵人,長游蜀中,從靈寶陳君受丹砂訣包養 ,遍歷名山,年五十,始進龍虎山為羽士,自號真空子。尋主郁和道院。煉鉛汞為丹砂。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奉詔赴闕,并進六甲飛雄丹治世祖足疾。居八年,乞還山,結八卦庵于琵琶峰之右。金志揚,號野庵,人稱金蓬頭,永嘉人。游龍虎山,居後天觀,包養網 復構蓬萊庵于圣井山,又命其徒李全正、趙真純筑天瑞庵于峰頂。四方聞其道者,無遠近,皆往禮叩問。張彥輔,龍虎山包養網 羽士,精繪事,虞集包養 曾為其所作《江南秋包養 思圖》賦詩,又為方方壺作《圣井山圖》,危素為之作序。元代龍虎山除對原有宮觀多有修葺外,又新建有大量宮觀。據元明善和婁近垣所修兩本《龍虎山志》的不完整統計,共新建宮、觀、庵、院達三十七所。計有:建于元世祖至元間的文惠觀、乾元觀、會真道院、看仙道院、紫霄道院、清溪道院,沖和觀、慈壽觀、八卦庵、止止庵、寄庵、太極庵、西華道院、東山道院、云山道院、云溪道院、瑤峰道院,建于元貞(1295~1296)間的龍泉觀、通真道院,建于年夜德(1297~1307)間的崇文宮、元成宮,怡云道院,建于延祐三年(1316)的元禧觀,建于至治(1321~1323)間的仁靜觀,建于泰定元(1324)的明成觀,建于至正(1341~1368)間的繁禧觀、蓬蓽觀。還有建于元,而不明具體創建年月之玉隆宮、元都觀、神德觀、明勝觀、後天觀、佑圣觀、桃源觀、招真觀。還有仙源道院,元明善謂建于至元間,婁近垣謂建于年夜德間;紫云庵,元明善謂建于年夜德間,婁近垣謂建于至正間。

  明前中期,龍虎山道教續有發展。此期嗣教的張陵后嗣為四十二至四十九代,其名順次為張正常、張宇初、張宇清、張懋丞、張元吉、張玄慶、張彥頨、張永緒。最後,朝廷仍沿舊習封張正常為天師,不久,撤消“天師”號,只稱年夜真人。但其領導的正一派,仍為明室所承認和攙扶,故至嘉靖末,其教仍能維持不墜。此中張宇初除熟諳家傳符箓教法外,亦通內丹術,且較熟習儒經子史,是張陵子孫中的佼佼者。有《峴泉集》二十卷行于世。此期有大量羽士如吳葆和、林靖樂、傅同虛、曹年夜鏞等不下二十人,先后被征召進京任道錄司官職。原為龍虎山達觀院羽士的邵元節,在嘉靖中更受尊寵,位至三公。隨其進京的邵啟南、陳善道、王用佐、吳尚禮等,也得顯位。此期住山羽士中,亦有杰出者。方從義,字無隅,號方壺子,貴溪人。落發于混成道院,學仙于金蓬頭。工詩文,善古隸章草,尤精于畫,包養網 寫山川,極瀟灑。盧年夜雅,貴溪人,混成院羽士。工詩為顧元等所稱道。吳伯理,號巢云子,龍虎山羽士。永樂(1403~1424)中任上清宮提點。隨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訪張三豐,進蜀居鶴鳴山。博通經史,工詩文,精篆隸,亦能作枯木竹石。

  明前中期除對龍虎山原有某些宮觀作過修繕外,新建者寥寥無幾。計有:北真觀、南極觀。還有沖元觀,或謂明洪武(1368~1398)初建,或謂元代元貞間建。明中葉后,特別是清代,朝廷對張陵后嗣的待遇多加貶抑,以龍虎山為中間的正一道漸趨式微。至1936年,其主宮上清宮之建筑已全被破壞,“只空余危樓一角”。張陵子孫世居之天師府,亦“經貴溪縣當局應用,開辦完整小學一所。天師亦不常駐此。1990年,江西省當局出資百余萬元,遷出占用天師府的中學,重建天師府。

  天然、人文景觀的“三絕”

  龍虎山方圓200平方公里,境內峰巒疊嶂,樹木蔥籠,碧水常流,如緞如帶,并以二十四巖、九十九峰、一百零八景著稱;道教宮觀廟宇星羅棋布于山巔峰下河旁巖上,據山志所載原有鉅細道教建筑五十余處,此中有名的如上清宮、正一觀、天師府、靜應觀、凝真觀、元禧觀、逍遙觀、天谷觀、靈寶觀、云錦觀、祈真觀、金仙觀、真應觀等等,因屢遭天災兵火,年夜部門建筑先后被毀廢,今僅存天師府和山下正一觀,皆為全國道教重點開放宮觀之一。源遠流傳的道教文明,獨具特點的碧水丹山以及歷史長久,規模最年夜,出土文物最多的崖墓群,構成了這里天然、人文景觀的“三絕”。

  龍虎山世襲道統至今已64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們均獲得歷代封建王朝的信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構成中國文明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兩年夜世家。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獲得歷代王朝無數次的賜銀包養 ,進行了無數次的擴建和維修,宮府的建筑面積、規模、布局、數量、規格創道教建筑史之最。龍虎山在壯盛時期,建有道觀80余座,道院36座,道宮數個,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羽士的王國。

  此外,龍虎山景區應天山象山書院包養 是中國現代哲學中“頓悟心學”派的發源地;金龍峰馬祖巖是禪宗史上貢獻最年夜的禪師之一馬祖道晚期參禪悟道的場所;仙水巖的崖墓群是中國葬俗史上的奇觀;“仙女現花”為道教第一絕景、世界第一絕景,等等。《龍虎山志·藝文》載:“龍虎山歷魏、晉、唐、宋,代有褒崇,若山水之勝,宮宇之麗,人物之繁,仙跡之異,道行之神,爵看之顯。代之慕擬歆艷者,或美之于詩文,垂之金石,傳遞一千余載。”歷史上的許多文人騷人,如唐代詩人顧況,宋代王安石、曾鞏、文天祥,元代趙孟頫,明代徐霞客等,都曾在瀘溪河畔留下贊美丹崖碧水的詩文,成為龍虎山寶貴的文明遺存。現在,龍虎山每兩年舉辦一次道教文明節。集道教朝圣、游玩觀光、經貿洽談、風俗采風于一體,是國內獨一以道教文明為主題的隆重游玩節日。

  龍虎山的美好在其山川。景區規劃面積262平方公里,共有52個景點,景物景觀230處,是江西獨一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天然遺產的“雙冠”景區。此中有99峰、24巖、108處天然及人文景觀,奇峰秀出,千姿百態。被當地人俗稱為“十不得”的風景,更可讓人想象到其景之妙,如:“云錦披不得”、“蘑菇采不得”、“玉梳梳不得”、丹勺盛不得”、“仙女獻花配不得”、“尼姑背僧人走不得”等。這些又真切又“不得”的景觀中,都隱含著各自巧妙的傳說。龍虎山中的瀘溪河發源于崇山峻嶺之中,似一條逶迤的玉帶,把龍虎山的奇峰、怪石、茂林、修竹串聯在其兩岸。河水碧綠似染,楚楚動人。時千流擊崖,水緩時款款而行,水淺處游魚可數,水深處碧不見底。與山巖相伴,便構成了“一條澗水琉璃合,萬疊云山紫翠堆”的奇麗氣象。

20130909_012

20130909_013

萬千氣象的江西龍虎山道都

  天師府

  全稱“清嗣漢天師府”,又稱“年夜真人府”,是歷代張天師起居和祀神之所,又是中國道教正一派祖庭和歷代天師曾經掌管全國道教事的辦公衙門。因其歷史長久,位置顯赫,故有“南張北孔”和“百神受職之所”的稱譽。

  天師府始建于北宋崇寧四年(1105),系宋徽宗賜建給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的府第,至今已有900余年歷史。天師府原建于上清鎮關門口,元延祜六年遷建長慶坊后遷今址。南宋嘉熙三年(1239)敕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年夜“提舉三山(龍虎山、閣皂山、茅山)符箓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務”。元朝,歷代天師均賜銀印,命“主管江南諸路道教事”,此中,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特授“金紫光祿年夜夫”,封“留國公”,賜金印視一品。明洪武元年(1368)太祖封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為“正一嗣教年夜真人”并賜白金十五鎰重建天師府第。三年(1370)欽命加賜“永掌全國道教事”,直至清朝和平易近國,歷代天師世襲不替,全國符箓出此一家。

  天師府為四進前宮后府式古徽派風格建筑群,建筑恢宏,占地3萬多平方米,重檐丹楹,彤壁朱扉。此中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所有的雕花鏤刻,金鈿細漆,古色古噴鼻。

  頭門“麒麟殿上仙人客,龍虎山中宰相家”盡顯仙人洞府,相國侯門之威嚴。玄壇殿為歷代天師登壇授箓舊地,法箓局曾為掌管道門公務之官廳。二進之玉皇殿金碧輝煌,“宮保第”古色古噴鼻。院內豫樟參天,綠草如茵。三進為天師居室,稱“南國無雙地,西江第一家”。授箓院與萬法宗壇分置兩側,乃萬法歸宗之基礎,道門玄風之祖脈。四進為靈芝園、敕書閣,后有百花塘。

  1983年,國務院確立“嗣漢天師府”為全國宮觀重點保護單位并對外開放盛。

20130909_014

20130909_015

  正一觀

  鷹潭市貴溪縣境內的龍虎山張道陵煉丹處,是道教有名宮觀之一。正一觀最早的名稱為“祖天師廟”,是第四代天師張盛自四川回龍虎山“永宣祖教”,為祭奠祖天師而建的廟宇。據《龍虎山志》記載:第四代天師張盛自蜀回龍虎山祖師包養 正一元壇,遵父命“永宣祖教,以傳于世”,立祠祀祖。同時,天師張盛還在這里修復祖天師玄壇及丹灶舊址,并在此棲身下來,每年三元節時,登壇傳彔,各地學道者千余人涌向這里。從此,歷代天師在此開壇授包養 彔,龍虎山也成為全國甚至世界的首教傳播中間,各種宮觀道院林立,規模巨大,龍虎山正一觀成了“晝夜長明羽人國”。唐天寶年間(724—755),羽士吳筠曾以一首《龍虎山》對這里的氣象進行了生動的描寫:“羽士身披魚鬣衣,向日忽向彼蒼飛。龍虎山中好明月,玉殿珠樓空翠微”。五代南唐時在此建天師廟;北宋崇寧四年(1105),第三十代天張繼先奉敕修葺,徽宗時改天師廟為演法觀。宋咸淳七年(1271年),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又新其殿宇。明嘉靖三十二年(1563),世宗賜帑重建,改額為“正一觀”。明萬歷七年(1579),朝廷太監楊輝督修,萬歷三十九年(1611),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復修,一如舊制。也就是正殿五間,中祀老祖天師及王長、越升二位真人,都是浴金銅像;殿后為玉皇殿和丹房及廚房、浴室。明熹宗天啟三年(1623年)修復,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又撥款重建,改玉皇殿為玉皇樓。雍正九年(1731年)朝廷遣官重建,命五十六代天師張紹麟協同辦理,經歷數月而建成。這次建築的正一觀,正殿五間,重檐丹楹,彤壁琉璃瓦,東西周廡各十間,環以朱欄,元壇殿三間在東廡中,從祀殿三間在西廡中,儀門三間。階下是鐘樓鼓樓。並且,一切的殿、樓、門、廡、梁、棟都飾以彩繪,富麗堂皇。正門中額為“正一觀”,闕門皆朱漆銅柱,門外有兩根高峻的幡旗桿,而從闕門至樓前的甬道、臺階,都是以巨石砌成。清嘉慶二十年(1815),五十九代天師張鈺又借公款修復,建制如舊。

  本日的正一觀是在舊址按宋代建筑風格重建,并接收了明、清時的一些公道建制和藝術特點,整個建筑灰瓦白墻,古樸典雅,氣勢雄偉。此中正殿五間,祀奉張道陵、王長和趙升三人,俱銅像俗金,擺佈兩廡各三間,正門三間,正殿后玉皇殿五間,東西建鐘鼓樓。

20130909_016

龍虎山正一觀

  湖北武當山

  古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內,是中國有名的道教圣地之一,為真武年夜帝的道場,武當山上武當派也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教派之一,也是武當拳的發源地。自古以來,武當山即是道家尋求仙境的幻想之地,道教建筑廣泛全山,規模宏偉,相傳上古時玄武在此得道飛升。武當山古建筑群規模巨大,氣勢雄偉。

  據統計,唐至清代共建廟宇500多處,廟房20000余間,明代達到壯盛,歷代天子都把武當山道場作為皇室家廟來建築。現存較無缺的古建筑有129處,廟房1182間,猶如中國現代建筑成績的展覽。金殿、紫霄宮、“治世玄岳”石牌樓、南巖宮、玉虛宮遺址分別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古建筑外,武當山尚存珍貴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稱于世,故被譽為“道教文物寶庫”

  歷史源流

  武當地名源于先秦,漢襲秦制設武當縣。“武當“之名最早出現在《漢書》中,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至宋代,道經始將傳說中的真武神與武當山聯系起來,將武當山附會成真武的誕生地和飛升處,為它以后的顯榮尊貴打下了基礎,進明以后,由于統治者對真武的愛崇,武當山被封為“太岳”、“玄岳”,成為“全國第一名山”。武當山建筑群的興建,為明代天子朱棣時代最盛。明成祖朱棣自詡為真武年夜帝的化身,對祭奠真武的張三豐及其武當派更是鼎力攙扶。他命令在“京城艮隅并武當山才重建廟宇”(《明實錄》第28冊310頁)。并于永樂十年開始年夜規模興建武當山道包養網 觀。敕令隆平侯張信、駙馬都尉沐昕管工,逐日役使工匠達二十余萬(一說為三十余萬),費以百萬計,花費了六年時間,最終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龐年夜的道觀建筑群。

  特別在天柱峰頂鑄銅為殿,飾以黃金,供奉真武年夜帝。并賜武當山為“太岳太和山”,為“五岳之冠”親撰《御制真武廟碑》、《御制太岳太和山道觀之碑》。像這樣由皇室出巨資,一次性建成這般龐年夜的道教宮觀群,在歷史上實屬罕見!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世宗又進行擴建,構成“五里一庵十里宮,丹墻翠瓦看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畫鏡中”的建筑奇觀,達到“仙山瓊閣”的包養網 意境。清以后,武當山的位置年夜為降落,它對周邊地區和區域社會的影響,重要通過朝山進噴鼻等風俗活動來體現。

  道教徒之所以將武當山稱為真武年夜帝道場,乃由于武當山在唐包養網 末五代以來,已成為道教的仙境福地之一,再加上武當山的名字與真武年夜帝都有“武”字,便附會北極玄武年夜帝曾修煉于武當山。《武當山志》說武當山一名的由來乃是因為“北極玄武年夜帝”的緣故,雖然不是事實,但是卻獲得廣泛的認同。元代武當山的風物大批附會為玄武的遺跡,一方面表現了處所風物的情味,一方面也表白了玄武崇奉的流傳,武當山為祭奉玄武的圣地。

  武當山古建筑群中的重要遺產有太和拱、南巖宮、紫云宮、復真觀和“治世玄岳”石坊等。在全山各宮觀中還保留著銅、鐵、木、石各類造像1486件,此中明代以前制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包養網 巖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圖書經籍等,均是珍貴的文明遺產。

  天然景觀武當山擁有奇異絢麗的天然景觀,武當山山勢奇異,一峰擎天,眾峰拱衛,既有泰山之雄,又有華山之險,懸崖、深澗、幽洞、清泉星羅棋布。景區面積古稱“方圓八百里”,現有312平方千米。東接歷史名城襄樊市,西靠車城十堰市城區,南依包養網 原始叢林神農架林區,北臨年夜型人工海水湖丹江口水庫。武當山岑嶺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當山山體周圍低下﹐中心呈塊狀崛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巖﹑板巖和片巖構成﹐部分有花崗巖。武當山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文明遺產地之一,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0130909_017

20130909_018

湖北武當山

  武當山重要道教建筑有玄岳門、凈樂宮、玉虛宮、復真觀、南巖宮、太和宮、紫霄宮等。

  玄岳門是“治世玄岳”牌樓的俗稱,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位于武當山鎮東4000米處,為進進武當山的第一道門戶,為三間四柱五樓式的石建筑。高12米,闊14米。明間與次間之比為5:3。坊柱高6米,柱周設夾桿石以鐵箍加固。柱頂架龍門枋,枋下明間為浮雕鉅細額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訪和下枋,枋間嵌夾堂花板,構成明間高敞、兩側稍低的三個門道。正樓架于龍門枋上,明間擺佈立枋柱,中嵌矩形橫式牌匾。次間各分兩層架設包養 邊樓、云板與次樓,構成寬闊高聳的正樓、邊樓,由上而下,逐層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樓,中嵌橫式牌匠刻嘉靖天子賜額“治世玄岳”。此坊結構簡練,構件富于變化,全用卯榫拼合,裝配平衡嚴謹,坊身裝飾華麗,雕鏤包養網 精工,運用線刻、圓雕、浮雕等方式,雕鏤了人物、動物和花齊圖案等,是南邊石作牌樓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藝術珍品。

20130909_019

20130909_020

武當山“治世玄岳”牌樓

  凈樂宮為武當山八宮之首,始建于明代永樂十一年。1958年興修丹江口水庫時淹沒在水庫之中,宮中的牌樓、龜馱碑等一批文物搬遷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資7000萬元,周全實施凈樂宮復原任務,經過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廣場、山門、御碑亭、三年夜殿及配殿等已初現雛形,再現了當年凈樂宮的宏偉包養氣勢,成為丹江口南水北調工程地上文物搬遷復原的范例。

  玉虛宮全稱“玄天玉虛宮”,道教指玉虛為玉帝的居處。這里是武當山建筑群中最年夜的宮殿之一,位于老營的南山腳下,距玄岳門西約4公里。玉虛宮建于明永樂十一年(1413),建造宮觀廟宇2200間,嘉靖三十一年又經修葺,規制謹嚴,院落重重。是武當山古建筑群中最年夜的單元。后來年夜部門毀于清乾隆十年(1745),現存建筑及遺址重要有2道長1036米的宮墻、兩座碑亭、里樂城的五座殿基和清代重建的怙恃殿、云堂以及東天門、西天門、北天門遺址。這些殘存的遺址,現存部門建筑和遺址,還建有重達百噸的“龜馱碑”亭四座。

20130909_021

20130909_022

20130909_023

玉虛宮前四座“龜馱碑”亭

  復真觀復真觀位于獅子峰前,是武當建筑群中的一個較年夜單元。建于明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建。現基礎堅持當年規模,現存建筑20棟,建筑面積3505平方米,占地6萬平方米。觀門側開,匝山勢建夾墻復道,狀如游龍。中軸線上有照壁、梵帛爐、龍虎殿、年夜殿、太子殿。左側道院建皇經堂、芷經閣、廟亭、齋房,隨山勢重疊錯落。前有五云樓,五層樓翼角立柱上架設12根梁枋,穿插疊閣,為年夜木建筑中少見的結構,有一柱十二梁之稱。

20130909_024

復真觀五層樓翼角立柱上穿插疊閣包養網 的12根梁枋

  南巖宮位于獨陽巖下,為道教所稱真武年夜帝得道飛升之“圣境”。南巖宮建在懸崖峭壁上,山勢飛翥,狀如垂天之翼,峰巒秀美,是武當山36巖中風光最美的一處。南巖宮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至年夜三年(1285—1310)。明成祖朱棣永樂十年(1412)擴建。現存建筑2l棟,建筑面積3505平方米,占地9萬平方米。有議案天乙真慶宮石殿、兩儀殿、皇經堂、八封亭、龍虎殿、年夜碑亭和南天門建筑物。主體建筑天乙真慶宮石殿,建于元至年夜年間。面闊11米,進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門、窗等均以青石雕鑿而成。頂部前坡為單檐歇山式,后坡依巖,作成懸山式,檐下斗栱均作兩跳,為遼金建筑斗栱的做法。廊外一米多處峭壁前,有兩條伸向懸崖的石龍。現代工匠采用圓雕、鏤雕、影雕等多種伎倆鑿刻得渾為一體,傳說是玄武年夜帝的御騎,玄武年夜帝經常騎著它到處巡視。一個石雕的龍頭伸在懸崖之上,龍頭長3米,寬僅o.55米,橫空挑出,下臨幽谷,龍頭上置一小噴鼻爐,上面萬丈深淵、無遮無欄,狀極峻險。前往燒噴鼻被稱為“龍頭噴鼻”,以示虔誠。因上往燒噴鼻之人常墜崖而逝世。清康熙年間,川湖部院總督命令禁燒龍頭噴鼻,并設欄門加鎖,立碑告誡。現已封閉。年夜殿前有兩個御碑亭。

20130909_025

南巖宮廊外一米多處峭壁前的“龍頭噴鼻”

  太和宮位于武當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門外。建于明成祖朱棣永樂十四年(1416),明朝朱棣天子為了收寵曾預言他要稱帝的武當山羽士張三豐,并向全國明示本身是真武年夜帝的化身,將此宮與北京的“太和殿”同名。太和宮在建筑過程中按照道教的建筑原則,不動山體一絲一毫,按照山體的天然走向和地形順勢而建。當時的太和宮有殿堂道舍等建筑五百一十間;現僅存正殿、朝拜殿、鐘鼓樓、銅殿等。

  太和宮整個建筑處于孤峰峻嶺之上,殿字樓堂依山傍巖,結構精緻,布局奇妙,周圍峰巒迭嶂,升沉連綿,煙樹云海,氣象萬千。是武當山有名的道教宮觀之一。太和宮前是朝拜殿,擺佈是鐘鼓樓,鐘樓內懸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所鑄造銅鐘一口;朝拜殿右下有清代改建的皇經堂。殿前一巖,形如寶蓮,故名“小蓮峰”,上刻“一柱擎天”四字,并嵌有李宗仁游武當山之題詩碑刻。該宮整個建筑處于孤峰峻嶺之上,殿字樓堂依山傍巖,結構精緻,布局奇妙,周圍峰巒迭嶂,升沉連綿,煙樹云海,氣象萬千。

20130909_026

武當道場全貌

  金殿俗稱“金頂”

  位于海拔1612米武當山主峰天柱峰的頂端崇臺之上,為銅鑄成,實際上是銅殿。由于戰爭與人為破壞,中國現存的銅殿僅有5處6座。此中以五臺山顯通寺銅殿、昆明北鳴鳳山上銅殿和武當山銅殿最為有名。

  武當山銅殿高5.54米,寬4.4米,進身3.15米,所有的用銅鑄鎏金構件組裝而成。鉚榫拼焊,密不透風,68個玲瓏精緻、繪聲繪色的銅獸分立檐脊之上。額枋及天花板上,雕鑄流云等裝飾圖案。金殿內供奉著“真武祖師年夜帝”的鎏金銅像,重達十噸。兩旁有金童拿著文簿,玉女托著寶印。水火二將執旗捧劍,這組雕像,刻畫細膩,性情鮮明,彼此照應,渾然一體,被譽為我國明代藝術之寶。神案下置玄武,俗稱“龜蛇二將”,蛇繞鲺腹,翹輔弼看,生動傳神,巧奪天工。殿內金匾上的“金光妙相”四字,是康熙42年(1703)康熙天子手書。殿外是白玉石欄桿臺,臺下是長約1500米的紫金城圍墻。為明永樂十七年(1419)按皇宮的標準所建,并包養 定名為“紫禁城墻”。城墻由宏大的長方形條石依山勢壘砌而成。城墻不高,有的處所就一米多點,全長345米、墻基厚2.5米,頂厚約1.25米呈梯形狀,結實堅固,歷經七百年風雨滄桑,仍堅持原貌沒有什么損壞。

  金殿還有兩個神奇之處:一是金殿中點著一盞長明燈。盡管山上的風長年勁吹并不斷改變標的目的,卻就是吹不滅這盞長明燈。傳說是由于金殿藻井上懸掛一顆鎏金明珠,人稱“避風仙珠”。傳說這顆寶珠能鎮住山風,不克不及吹進殿門,以保證殿內神燈長明。其實山風吹不進是因為殿壁及殿門的各個鑄件,很是嚴密、精確。二是處于1612米高的金殿經過500多年居然沒有被雷電擊中過。按理論最高點又是金屬最易受雷擊,這兩樁神奇皆可見我國現代工匠的工藝程度。

  金頂位于武當山72峰中的最岑嶺,在此可觀賞武當八景:天柱曉晴、雷火煉殿、祖師映光、金殿倒影、海馬吐霧、高山驚雷、陸海奔潮、飛蟻出朝。

20130909_027

20130909_028

她覺得自己此刻充滿了希望和活力。

武當山金殿

  紫霄宮位于武當山東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擴建,清嘉慶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年夜修,是武當山八年夜宮觀中規模巨大、保留完全的道教建筑之一。現存有建筑29棟,建筑面積6854平方米。中軸線上為五級階地,由上而下遞建龍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年夜殿、圣文母殿,兩側以廂房等建筑分隔為三進院落,構成一組殿堂樓宇、鱗次櫛比、主次清楚的建筑群。

  紫包養 霄宮背依展旗峰;面對照壁、三臺、五老、蠟燭、落帽、噴鼻爐諸峰;右為雷神洞;左為禹跡池、寶珠峰。周圍山巒自然構成一把二龍戲珠的寶椅,明永樂天子封之為“紫霄福地”。紫霄宮是宋、元、明、清四朝道教法事活動的主要場所。紫霄年夜殿是武當山獨一幸存下來的重檐歇山式木結構殿宇。

 20130909_029

武當山紫霄宮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