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陶雯雯
“诚挚地邀请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们来到我们杨家山里,感包養網受新春农家文化……”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杨家山里,风中虽有丝丝寒意,但村民们热情似火。伴随着“2024杨家山里文化旅游节活动”启动,现场游客的欢声笑语和小商贩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让原本寂静的山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杨家山里一村“院子旅居”民宿的管家陈萍萍几乎一刻也不得闲——给每个房间更换崭新的枕套被套、擦拭茶具、更换咖啡豆……“三个院子的房间全订满了,预订的电话一个接一个!”陈萍萍一边擦着桌子一边和记者聊天。
杨家山里,位于青岛铁橛山、月季山、睡牛山三山环抱的山谷地带,是周边8个村庄的统称。经过村级组织优化调整,上沟、墩上、黄泥巷等5个自然村合并成了现在的杨家山里一村。
“以前这里交通不便、对外封闭,村民和村集体也没啥收入。”谈及村子的过去,杨家山里一村党委书记杨仕民直摇头,“不过谁能想到,我们这里也成了网红旅游地呢?”问起其中的原因,杨仕民骄傲地告诉记者:“挖掘好资源,选对了路子,事不就成了嘛!”
自2019年起,铁山街道先后聘请浙江大学等单位的专业团队为杨家山里编制总体规划,按照“田园景区化、景村一体化”理念高标准打造杨家山里片区,2022年该片区入选青岛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作为片区“主力军”,杨家山里一村立足包養当地的好山好水资源,创新推进政、企、村、民“四方共建”,以“龙头企业+村集体+村民”抱团发展方式,持续丰富“观农村景、吃农家饭、宿农民屋、购土特产”的全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红色传承、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午后时分,漫步在黄泥巷的石桥上,抬眼望去,是幽深静谧的青山,错落有致的房屋,不远处的水车正缓缓转动,一切包養網显得温暖惬意。
“五个村子原先各干各的,明明都是同一块土地上的樱桃,都争着说自己村的樱桃好。”谈及村子的变化,杨仕民打开了话匣,“后来街道提出一体化发展,大家成了一个庄上的人,对外统称‘杨家山里’的樱桃,大家就不再争论你好还是我好了。”
杨仕民告诉记者,近几年杨家山里一村带动全村80多户农户抱团经营樱桃产业园区,引进龙头企业收购樱桃进行精深加工,每年可为村民增收170万元;还以村集体为主体租赁村民闲置宅基地,由企业统一打造特色民宿集群,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180余人,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3万元。
走进村口的田园会客厅,来自山东诸城的游客张静怡和好友正“围炉煮茶”。他们面前,茶壶飘出缕缕茶香,烘烤着的花生、红薯给屋子带来浓浓暖意。“这里还可以自制手工艺品。”望着窗外风景,张静怡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没想到村居生活能这么有趣。”
张静怡所处的田园会客厅,是杨家山里一村打造的乡村振兴对外窗口。在这里游客可以品香茗、喝咖啡、开展各类手工活动,临走前还能购买当地的樱桃果酒、走地鸡、红薯粉丝等乡土产品。
“在政府的支持下,作为片区的建设运营主体,我们与村子成立合作社,在村里租赁土地打造田园会客厅、乡村振兴共创学堂、院子旅居民宿等一系列新业态,实现了抱团发展、合作共赢。”青岛融源杨家山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宋苗苗说。
在宋苗苗看来,无论是企业还是村包養網比較子,以前都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这也是制约村庄发展的主要原因。“以往游客们多集中在黄泥巷吃饭、拍照,像墩上、上沟就少有人去。一开始,为了带动几个村共同发展,我们把学堂、民宿分别建在不同的村子来分散引流。”宋苗苗介绍,然而,分散建点并未产生太大的效益。大家经过几番调研和商讨,决定尝试推出小火车观光路线和旅游打卡套餐,将每个自包養然村以及周边企业的资源串联起来。
思路一变天地宽。“去年村子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千万元。”杨仕民说,超出预期的效果让村民们看到了抱团发展的优势。
“村子发展越来越好,俺们饭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原来那点儿地方都装不下来吃饭的客人了。”“老区农家饭店”老板娘王黎沙最近和丈夫忙活着装修,想扩大一下饭店的营业面积。
“怎么样,我们这条路子没选错吧?”杨仕民自信满满地说,如今,杨家山里一村不仅评上了“全国生态文明村”和“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还有了新的发展规划——成立一体化运营平台和企业联盟,大力推广文旅产品和农产品,把“杨家山里”这个品牌打出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