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希臘造船廠在經歷數十年的式微后正在反彈。路透社18日徵引海事專家希拉達基斯的話稱,“造船廠的繁榮讓希臘從頭成為地中海的維修中間,雖然它們無法代替土耳其和亞洲的年夜型造船廠,但可以獲得很年夜一部門(訂單)。”希臘媒體“Greek Reporter”稱,隨著斯卡拉曼加造船廠的重啟和哈爾基達地區生產活動的增添,希臘造船業即將復興。
路透社稱,雖然希臘擁有5500艘商船,但該國的造船廠卻輸給了競爭對手。歷史上,希臘是造船和維修強國,尤其在20世紀60年月和70年月。但是,20世紀包養行情80年月以來,希臘造船業逐漸式微。亞洲則逐漸突起成為重要造船中間。根據英國航運咨詢機構克拉克森最新數據:按修改總噸計,2024年新接訂單量排名全球前十的企業中,有7家為中國企業,其余3家來自韓國。
數十年來,希臘3家重要造船廠一向被錯綜復雜的法令和債務糾紛束縛,但近年來這些問題獲得解決。這些船廠也惹起了投資人的興趣。此中,斯卡拉曼加船廠則被出售給“包養網排名希臘船王”喬治·普羅科皮歐。錫羅斯島和埃萊夫西納的兩家船廠被合并出售給希臘商人科斯塔斯領導的私募股權公司Onex。科斯塔斯稱,他收購的兩家船廠的年維修量以前僅有幾十艘,而在2024年已躍升至220艘。他計劃將業務拓展到建造船舶和鉆井平臺,并維修專業的液化自然氣運輸船。他還表現,當前增添的業務已經使造船廠對該國GDP的貢獻翻了一番,達到1.5%,未來將進步到2.5%。
雅典西部郊區是年夜多數造船廠的地點地,這些地區也迎來復蘇。在海邊小鎮帕拉馬,有數十家公司為年夜型造船廠供給分包服務。十年前,該地區的掉業率高達40%,現在已年夜幅降落。
造船業復興的同時,希臘船東依舊在全球航運市場堅持主導位置,把持著全球約1/5的遠洋船隊和歐盟總噸位的半數以上。根據VesselsValue的數據,希臘船東擁有的船隊價值高達1881億美元,僅次于中國和japan(日本)。《塞浦路斯郵報》稱,希臘在包養網油輪和液化自然氣運輸船領域占據領先位置:希臘油輪的運力達4.1 億噸;液化自然氣運輸船的價值達324億美元,使希臘成為全球動力分銷網絡的主要參與者。
“Greek Reporter”稱,海運對希臘經濟的總體貢獻相當于G包養網DP的7.9%,直接或間接為希臘供給了近9萬個全職任務崗位。特別是雅典年夜區和比雷埃夫斯港,被視為歐洲的重要航運中間之一。在過往20年間,隨著金融和法令服務等支撐性行業的發展,雅典作為航運商業中間的位置也在穩步晉陞。(葉滿)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