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蔬菜“出查包養心得圈”記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說起湖南省永州市,“蔬菜”是一個繞不開的關鍵詞。永州地處湘江源頭,空氣優、水質佳,光照長、霜期短,具有得天獨厚的蔬菜種植優勢,蔬菜播種面積長年堅持在300萬畝以上。近年來,永州把蔬菜產業作為內向型優勢產業來打造,在全省率先對接粵港澳年夜灣區“菜籃子”工程,實施蔬菜出口“百億工程”。2024年1—10月,全市實現果蔬出口貨值超117億元,較2023年同期增長21.4%。

“永州已成為聞名全國的‘菜籃子’,永州蔬菜正加快走上全球餐桌。”在不久前舉行的東盟·湖南(永州)名優產品買賣會永州蔬菜推介會上,永州市委書記朱洪武說。

近日,記者走進永州這個生機勃勃的“年夜菜園”,近距離觀察永州若何以改造賦能蔬菜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推動永州蔬菜“出圈”。

對接需求、優化品質,做強蔬菜供給體系

在道縣正禾農場,上千畝菜心向遠方鋪展,蔚然年夜觀。“這是我們引進的一個蔬菜品種,叫遲菜心。比擬通俗菜心,它生長期、采摘期都更長一點,更清甜爽脆,適合切片清炒,深受包養網粵港澳年夜灣區消費者的喜愛。”農場負責人陳春良告訴記者,除了菜心,農場還種植了芥蘭、莧菜等蔬菜品種,精準對接粵港澳年夜灣區的市場需求。

在永州,精準對接供需成了產業發展共識。為了做年夜做強蔬菜出口產業,永州緊盯粵港澳年夜灣區及海內市場需求,持續深化蔬菜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造,把“種什么、賣什么”轉變為“要什么、種什么”,新引進和培養蔬菜品種15個,構成了“四時鮮銷”“特點外銷”“反季節外銷”的產業布局。

除了在“種什么”上出巧思,永州更在“怎么種”高低工夫。“蔬菜種植在選種、播種、施肥、澆水、采摘等環節都有必定的技術請求,假如把持欠好,就達不到出口請求,是以我們鼎力奉行高標準、高科技種植形式,進一個步驟晉陞農業生產效力和產品品質。”永包養州市農業農村局蔬菜專班負責人魯強說。

為此,永州出臺《推進蔬菜基地規模化標準化建設十條辦法》等文件,建成粵港澳年夜灣區蔬菜類“菜籃子”認定基地121個、認證供港澳蔬菜備案基地102個,實行標準化、良種化、綠色化、設施化種植。

在新田縣東升農場,標準化的生產技術規程代替了以往單純依附經驗的蔬菜種植包養形式。“像化肥、農藥的施用,我們對種類、用量、次數等都進行明確規定、精準把控和嚴格監管,確保農業生產高效、綠色、平安,實現產品品質全流程可追溯。”新田東升農場無限公司總經理劉文說。此外,農場還積極對接科研機構,緊盯國外前沿市場,引進優良的果蔬品種和先進的栽培技術,增強市場競爭力。

比擬企業的規模化生產,零陵區南津渡街道噴鼻零山村則依托蔬菜專業一起配合社,把一家一戶的菜農組織起來,隨機應變實行蔬菜種植標準化治理。“雖然村里人均耕地才1畝,但通過奉行統一品種、統一購藥、統一標準、統一檢測、統一標識、統一銷售,每家每戶生產的蔬菜都有統一的品質保證。”噴鼻零山村黨支部書記胡昌平說。現在,噴鼻零山村勝利申報為粵港澳年夜灣區蔬菜類“菜籃子”認定基地,每年為粵港澳年夜灣區和永州市蔬菜市場供給上萬噸優質蔬菜。

搭建平臺、暢通渠道,做活蔬菜暢通體系

蔬菜作為生鮮食物,“鮮”是第一要素。從田間地頭到蒼生餐桌,要怎么保證蔬菜的“鮮”?而永州作為內陸城市,不沿邊、不靠海,要發展蔬菜出口產業,又要若何衝破物流瓶頸?

既然後天缺乏,那就后天補足。永州為此提出“向南向海向外”發展戰略包養,周全對接融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年夜灣區、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家戰略,深化拓展與東盟的經貿一起配合,著力打造以“兩縱四橫”高速網、“米”字形鐵路網為支撐的開放路況格式,構建構成以工業園區和永州陸港、首衡城為載體的開放樞紐平臺,積極融進全球食物供應鏈。

為了推動蔬菜更好地走出往,永州實行“內外兼修”,一方面以陸海聯運的方法積極對外拓展,常態化開通永州至鹽田、北部灣、湛江港和中歐班列4個標的目的鐵海聯運專列,買通中國中西部地區到達粵港澳年夜灣區和北部灣兩年夜出海口最便捷的通道;另一方面以“綠色通道”的方法對內優化,樹立永州市農產品外貿服務平臺,摸索開展“屬地查驗”“一查多認”“分批集報”“跨區直供”等一系列改造辦法,助力農產品疾速出口。

“通過將出口抽檢前置到種植和加工環節,并樹立起海關信息互聯互通機制,出口蔬菜無須在通關環節進行抽樣檢測,海關根據生產時的監管評定結果疾速放行,可壓縮通關時間80%。”永州海關監管考核科科長雷洪哲說。

“以往蔬菜供港,我們都得提早1天將蔬菜運往深圳,經深圳海關檢驗檢疫后再換裝‘粵港兩地車’從文錦渡港口運往噴鼻港。”江華日日興生物科技無限公司負責人朱熙良表現,現在實行“跨區直供”“一查多認”等改造后,蔬菜出口免除多個中間環節,既節約了本錢又保證了果蔬的新鮮,從產地到噴鼻港最快只需7個小時。

不僅這般,永州還創新奉行“果蔬拼裝”的做法,進一個步驟壓縮本錢,豐富果蔬出口品類。“以前供港蔬菜、生果不克不及拼裝,即便是統一企業生產包裝,也只能分別由分歧車輛發運。采用拼裝形式后,冷鏈物流車空間應用率進步了,均勻每車可節省運輸本錢1000元,拼裝的果蔬產品也更能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湖南匯優農業發展公司負責人李利武說。

打造brand、健全標準,做優蔬菜營銷體系

噴鼻味濃郁的江永噴鼻芋、甜美爽脆的新田菜心、開胃解表的道縣把截蘿卜、藥食兼用的寧遠淮山……在2024東盟·湖南(永州)名優產品買賣會永州蔬菜推介會開幕式上,中國蔬菜協會向國內外市場重點推介永州“二十年夜暢銷蔬菜”,助力永州特點蔬菜走出永州、走向世界。

產品要做出特點,產業更要唱響brand。永州安身湘江源頭生態優勢,全力打造以生態、新鮮、特點、精細為焦點價值的“湘江源”省級區域公用brand和“永州之野”全品類市級農業公用brand,共培養蔬菜企業brand30個、產品brand45個。

一個又一個金光閃閃的“成分證”,為永州蔬菜“金字招牌”增光添彩。截至今朝,永州勝利創建陶嶺三味辣椒、雙牌虎爪姜等5個蔬菜地輿標志產品,江永噴鼻芋進選省級“一縣一特”優秀農產品brand,江永噴鼻芋、新田菜心進選全國兩會保供名單,新田青尖椒、茄子獲年夜灣區“圳品”認證。

為了進一個步驟進步brand的“含金量”,永州優化升級產包養行情品生產標準,對標粵港澳年夜灣區市場準進請求,周全奉行“兩證(brand蔬菜產品承諾達標及格證、brand蔬菜農產品“成分證”)+追溯”治理,做到出口蔬菜100%來源可溯、質量可控。別的還樹立健全市縣鄉村(基地)四級質量檢測體系,做到逢出必檢、及格準出。

與此同時,永州加年夜營銷力度,先后組織30多家企業參加“湘品進京”推介會、“湘品進灣”產銷對接會,建設零陵易購、供銷e家等農產品線上營銷平臺,奉行“生產基地+中心廚房+餐飲門店”“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商超銷售”等線下營銷形式,擴年夜永州蔬菜的“伴侶圈”。

“我們生產的江永噴鼻芋95%以上都是用來加工,飲料店需求芋圓、甜品店需求芋泥、火鍋店需求芋片,他們需求什么我們就加工什么,這樣既滿足了對方的需求,又進步了噴鼻芋的附加值。”湖南星斗農業開發無限公司負責人何子鳳說。

產得優、叫得響、銷得好,菜農的支出天然也就水漲船高。“我們保底工資有4000元,每采收一斤蔬菜就會有相應的提成,多的話一個月能賺6000多元。”從貴州專門跑來東升農場采收蔬菜的岑年老笑著告訴記者,“我們是‘候鳥式’采菜工,炎天往北跑,冬天就來永州,永州蔬菜品質好、價格高,我們的工資也相對高一些。”

除了銷往粵港澳年夜灣區,永州蔬菜還勝利出口馬來西亞、泰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3年,永州供港蔬菜貨值占同期湖南省供港蔬菜貨值的94.1%,占全國供港蔬菜貨值一半以上。永州蔬菜賣得更好、更快、更遠,帶動4.5萬農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